名字是用户对美食的第一印象,名字能对用户潜移默化的影响,关系到能不能红,火不火?现在网红美食起名无外乎2个套路,要么唯美型名字,要么是靠谱型名字。
为了能让用户体验更上一层楼,掏钱掏得更爽快,耗时间耗得更舒心,拍照拍得开心,网红美食党在产品上的小心思动得差不多了,是时候转战整体的大环境。
当普通人士还将奶茶、面包、糕点店看作是街边小店,有往高处走的一派在店铺的选址和装修上下起了功夫。
选址:
对任何一家店而言,有人排队购买的前提是有充足的人流量,宜选址在闹市区,人流量与消费能力双高的商场成为这一批食物包装自己、转型升级的好去处。
回守各网红美食产品,大多都是在商场中站稳脚跟,将产品打造为中高端精品网红美食店,商场绝佳地理位置带来的,甚至还有产品定价的上扬,商场的人群定位相对更适配。
装修:
一些店也积极打造有设计感的店铺,通过店面的赏心悦目来吸引消费者。店面装修主打ins风,原木风,白色简约风,暗系高冷风…塑造高逼格体验环境。
人格认同:
吃东西的环境、氛围、地点,是否与消费群体的性格、个性一致。网红店给消费者的感觉是有温度的,它通过一个清晰的人格画像吸引着粉丝。
3、网红餐饮产品,抢占味蕾和眼球
一款小吃能不能成为“网红”要看它的优势和记忆点,记忆点也没有那么神秘,只要投其所好下猛料就会有奇效,在口味上创新,赋予新的标签,比如以下“网红小吃”公开的秘密:
“芝士就是力量”
“得肉松者得天下”
“脂肪杀器牛油果”
“久食不厌的抹茶”
与众不同:
食材本身再也没有什么爆点可以挖的话,如何thinkoutsidethebox呢?不如跨界吧!
突破常规的食物组合搭配,仰望包脚布在煎饼中加小龙虾、加金枪鱼;臭豆腐螺蛳粉的臭味相投;完美合理结合的榴莲…有业内人士总结过一套“人间异味是清欢”的理论,越是少数人的喜欢的口味,更能标榜自己的特殊爱好。
4、不断刺激用户拍照打卡
美到盘子里:很多网红甜品店,食物的装盘一点要美,要美,要美,用漂亮的盘子,最后撒上糖粉,撒上抹茶粉,食物不一定最好,但造型一定要别致,色彩要鲜艳适合拍照,最重要的不是泡面,而是装泡面的米其林装盘,或者是泡面餐具上一句“我虽然是泡面,但是我不普通”的情怀。
拍照要好看:
冰淇淋没啥特别的,但是加上棉花糖,就是乌云冰淇淋,再配上城市背景,加上滤镜,真的是美飞起来的ins风。